全国咨询热线

177-9276-9193

关于我们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中国智慧水利建设提升防汛抗洪能力

发布时间:2020-08-04
分享至:

image

新华社贵阳7月19日电(记者向定杰)“以前的防洪度汛,大家觉得雨可能很大,究竟大到什么程度,无法量化。”说起这些年水利行业的变迁,从业多年的唐荣新对数字化助力感受颇深。

2015年,正是中国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之时,贵州智慧水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唐荣新担任技术总监,他的主要工作是加快集成水利行业数据资源,构建一朵智慧的“水利云”。

如今,贵州已利用这个“水利云”平台开发出洪水预测预警、水资源调度、工程建设监管、智慧水务等多个模块,并正在试点和推广应用中。

点开其中的“贵州省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运行管理综合信息化系统”,选择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吊洞水库,主页上分别显示着当前雨量、库水位、闸门运行状态、泵站运行状态等。

“现在可以实时在线查看汛期水雨情和安全警戒水位,超预警水位还有单独提醒。”唐荣新说,该系统的防洪度汛功能可实时分析各雨量站点、水位站的数据,进而精细化预报洪水。

这些宝贵的数据将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水量进来后,对水利工程安全会不会有所影响?如果说有影响,那么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个闸门调度方案。”唐荣新介绍,后续经过人工论证的泄洪方案,包括先开哪个闸、后开哪个闸、几点钟开、开到什么时候等具体信息,各水库管理人员按照方案执行就可以了。

image

软件工程师在贵州智慧水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班。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摄

近年来,中国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在水利行业创新应用,智慧水利建设迎来重要契机。

在贵阳市,同样深耕洪水预报市场的还有一家名叫东方世纪的公司。他们的“东方祥云”平台能对未来72小时的降水量、山洪预警、河流来水量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平台整合了气象、遥感、地理地貌以及防汛办共享的数据信息。”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胜表示,平台可以在15分钟以内把可能发生的洪水算出来,希望通过这种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

当前,中国正处于防汛关键期,面对凶猛的洪水,各式各样的高科技手段正广泛运用到抗洪抢险中,为高效调度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日前,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志雨在水利部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如今水利部收齐全国12万个报汛站的水雨情信息仅需10到15分钟,一次洪水作业预报的时间也仅需几十分钟。

此外,水利设施建设也再次被提及。近期,中国已经明确将推动150项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包括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灌溉节水和供水、水生态保护修复、智慧水利五大类,总投资1.29万亿元。其中,单列的智慧水利工程有5项。

今年3月,水利部还启动了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工作,计划用2年时间,在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太湖流域管理局3个流域管理机构,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5个省级水利部门,深圳市、宁波市、苏州市3个市级水利部门,开展实施36项先行先试任务。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大力推进智慧水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驱动和支撑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时间就是生命,高科技就是要与洪水抢时间。”唐荣新说,自然灾害考验着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让数据“通起来、活起来、跑起来”,减灾能力有望不断得到提升。